共擔“競價”壓力 風電探尋產業協同機制
隨著“競價”時間節點的臨近,風電整機招投標價格屢創新低。整個風電產業鏈的“競價”似乎正在變成風電整機商之間的“競價”。
“整機低價競爭是短期行為,風險或將最終轉嫁到業主身上。” 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朝日前在2018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論壇上說。
“競價”針對全產業鏈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裁吳凱表示,一談到“競價”和“平價”,很多人首先想到風機的技術進步和創新。毋庸置疑,主機廠商需要在提升風機技術水平和技術創新領域做很多工作,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很多風機之外的成本,比如風電場的規劃設計等,對于實現“競價”和“平價”同樣重要。
據記者了解,“競價”正帶來產業鏈的價格壓力傳導,但怪圈在于,一方面開發商將價格壓力傳導給整機商;另一方面,整機商卻無法將價格壓力進一步傳導給下游的零部件商,整機商正受到“兩頭擠壓”。
“競價”預期下,部分開發商為了更有效管控潛在風險,不僅沒有降低自身的項目內部收益率指標,反而提高了指標。此外,軸承、鑄件等風電整機下游行業屬于通用機械行業,一旦風電行業不能保證其利潤率,這些通用機械行業就會把重心轉向其他行業。因此,風電整機商對下游的議價能力并不強。
有跡象表明,迫于成本壓力,金風和遠景的機組報價最近已出現回調趨勢。
張曉朝表示,作為開發商,應更關注全生命周期的度電成本,要謹防低價競爭帶來的潛在風險。否則,這種潛在風險可能會最終轉嫁到業主身上。
“我本人是學制造出身的,根據我對制造業的理解,所謂基業常青和百年老店就是要貫穿到生產工藝中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要實現產品在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就不能把上游制造企業壓得太死。應對‘競價’和‘平價’挑戰,首先要注意這一點。” 張曉朝說。
吳凱認為,整個風電產業鏈成本不可忽視。包括庫存、物流、環保驗收等各個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隱性的成本浪費問題。風電要想降低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除了風機技術創新外,融資成本等因素也需要考慮。
各環節共擔“平價”壓力
“競價”是固定標桿電價時代和平價時代的緩沖期,通過“競價”的方式度過緩沖期,有利于整個產業鏈良性發展,不至于斷崖式的下跌造成全行業崩潰。
中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總經理鄭海明表示,應對“競價”和“平價”趨勢,中廣核的策略是積極參與,但謹慎決策。
鄭海明稱,一方面,從資源和成本的角度看,目前在“三北”有些區域已具備平價的基礎。另一方面,平價項目一旦轉入運營期以后,可能將面臨巨大壓力。比如,政策有沒有持續性,發電小時數有沒有保證,風電會不會被要求降價參與市場交易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平價項目的運行。
在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馬鎖明看來,應對“競價”和“平價”挑戰,風電投資商首先要練好內功。從選擇項目、到設計開發,再到機組選型、直至后期運維都關乎最終的風電成本。“平價”壓力需要全產業鏈共同來承擔。
鄭海明認為,在標桿電價時代,對風機的要求側重于可利用率。進入“競價”和“平價”時代,將更多關注實際發電能力。招標策略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未來,設備廠家、投資商、設計院所、咨詢單位將共同挖掘降本空間,共同承擔降本風險和壓力,將“平價”潛能最大程度釋放。
馬鎖明表示,在“競價”和“平價”背景下,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都是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度電成本更低的路徑和方案。
亟待建立產業協同機制
浙江運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棋表示,“競價”會讓整機制造商和投資商未來捆綁得更加密切。
“廣東省前一段時間出具了關于競價的討論稿,其中有一條要求,對于參與競價項目必須具備一整年的數據。競價對整機和投資商來講,就是要把項目做精。目前,我們風場在精確性設計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這些都需要整機商和投資商更密切合作。”陳棋說。
吳凱認為,目前,行業也始終在思考如何形成協同機制。協同機制的核心是精細化和快速協同設計,這需要的不僅是快速反應能力,更重要的是風機全生命周期內的可預期確定性。這就要求非常細化的規則。
在北京計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昕看來,“競價”時代,不是單純的主機商應該怎么做,而是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拿出可以應對競價和平價市場的策略和方案來。設計院所和咨詢單位同樣責無旁貸。站在設計院所的角度,第一要拿出精細化的服務,第二要推出定制化的服務。
“以前,咨詢機構不太研究后續的運維市場情況,為了讓項目能夠在全過程、全周期達到最好的收益,今后也必須研究在后運維市場如何提效。由此引發的是,作為設計單位和咨詢機構,必須介入到風場開發、建設、運維的全過程,和投資商及主機廠商一起,探尋出最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李昕說